容器栽培基质对种子的出芽、萌发、幼苗的生长十分有利。如果种植基质选择的不正确,直接影响幼苗的正常生长发育,且会使幼苗生长缓慢、徒长。
6、种子出苗率低
种子的出苗率高低,直接影响到玉米的出苗率。播种的苗床(钵)底部的底部没有垫。有的播的籽种因为没有出芽或没有出土,所以发育比较缓慢,这是典型的高脚苗。
7、芽势不齐
种子的芽势是指种子从植株的茎基部顶部向上1cm处,横出地面的茎节(一般不是顶部叶片)。由于玉米顶部的叶片与茎秆有很大的相似性,若是下部叶片过多,就会相互遮荫,从而造成植株生长过弱,抗倒伏能力减弱,造成出苗不齐。
玉米出苗后,如果苗床温度过高,就会造成玉米幼苗旺长,叶片薄、茎秆脆弱、叶色淡、穗位低,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失调,导致后期形成大量的玉米秃尖或缺粒。
玉米发生秃尖或者缺粒的情况,在严重时会造成植株空棵、秃尖的现象,甚至还会造成病害的侵染。所以,防治玉米秃尖或者缺粒的方法,首先就是要将苗床土壤深翻25厘米以上,把土壤疏松、碎土、压实,形成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,促进玉米幼苗发育。同时,每亩施用40公斤的辛硫磷颗粒剂,进行土壤封闭处理,消灭地下害虫和病菌,减轻危害。
(五)早春镇压
镇压可以提高地温,改善土壤通透性,提高土壤的温度,促进根系发育。早春镇压的好处是:可以调节土壤内的水分,抑制土温剧烈变化,控制地上部生长;切断部分侧根,增大与土壤接触面积,促进生根,并抑制地上部生长,促使根系下扎。
(六)秸秆还田
有的地方冬春干旱严重,土壤中大量残留大量的秸秆,对玉米播种影响很大。因此,要耕翻土地,粉碎秸秆,并结合镇压,通过耕翻土地,减少水分蒸发,调节耕层中的水分,促进土壤熟化,促进根系生长,提高吸收能力,从而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。
在生产实践中,农民习惯于抽穗前后、开花前至吐丝期大量使用氮肥,这样就会造成大量无效分蘖增加,穗小穗数减少,穗大小不整齐,造成秃尖缺粒。尤其是玉米抽穗后开花前雨水多,光照少,玉米穗顶部缺粒现象严重。
因此,在玉米抽穗前10-15天要浇水灌溉,以便在适宜的条件下完成玉米的开花授粉、受精过程,有利于提高玉米的结实率,增加玉米粒重,改善玉米品种。